圈套 #108 東山飄雨西山晴
目前歸納出來的社群使用規劃(?)
FB:業務聯絡
IG:雙重人格
Twitter:生活廢文
LinkedIn:產業觀察
Substack:文青戀愛腦
經典影展的心得幾乎用手機打草稿,最後竟然超過一萬字,分成上下兩篇。本來想寫幾句音樂劇觀後心得,不小心又變成兩千字篇幅,還是貼去Medium了。去年要搬來淡水時,健身教練說他讀大學時淡水老是下雨,但我的親身經驗是,可能這幾年極端氣候變化太大,全台灣都下雨的時候淡水還是晴空萬里。
今年經典影展發現了好多珍寶,原來Screwball Comedy不是只有異性戀打情罵俏,從貧富差距到納粹極權,都在這些導演手中幻化成雅俗共賞的佳作;而許多作品對當代女性的刻畫,以及遊走道德和法律邊緣,比起現在的電影膽大包天者所在多有,正所謂「限制帶來更大的創意」。今年最愛的三部片依序是:《生死問題》(劉別謙)、《絳帳海棠春》(喬治庫克)、《瘦子》(W. S. 范戴克)。心得小標是我自行亂分的:
就是要愛你:你瘋,我比你更瘋
愛情又來了:再婚喜劇
非典型戀愛:道德魔人請退散
家有嬌妻:瑪娜洛伊專場
偷拐搶騙:偷不走的是真心
藥到「命」除?我家也有杜鵑窩
「非」良家婦女:女性的桎梏與成長
政治不歸政治:從二戰到冷戰
別窮得只剩下錢:喜劇導演的社會關懷
最近一口氣完成兩項人生清單:音樂劇《悲慘世界》和《日落大道》。比起喜好更像青春回憶,只是想在劇院現場感受早已深深刻在腦中的旋律而已。《悲慘世界》的巡演版是音樂會形式,雖然沒有完整的布景,但舞台設計和演出編排非常用心,樂團以階梯式座位全場待在台上,為舞台創造出層次,中央有高台、下方的出入口則可作為場景轉換之用;角色依劇情坐在階梯的不同位置,也方便合唱段落;而且樂團上方架設三片大型螢幕,交錯呈現氛圍畫面、過場,以及獨唱者的特寫。從第一個樂句響起,我彷彿立刻回到十九歲的暑假,為了最後未能登台的演出在烈日下排練著……
……《日落大道》女主角諾瑪戴斯蒙德是被人遺忘的默片巨星,一直活在自己的輝煌記憶裡。真的在默片時代紅極一時的葛洛莉亞史璜生想必真的是豁出去了才點頭答應,其演出也無懈可擊(沒想到在奧斯卡被《絳帳海棠春》的茱蒂哈樂黛搶走影后)。Samantha Morley剛開口時,還是會在腦中猜想莎拉布萊曼要如何詮釋這麼瘋狂、情緒化的角色,只能說沒緣分。而Morley倒是很有那種潑辣驕縱的氣質,聲線情緒飽滿,可狂躁霸氣,也能楚楚可憐,一首〈With One Look〉唱完已是滿堂采,我也沒再想起莎拉布萊曼了(莎姨抱歉啊)。
最近在某社群上看到追蹤已久的陌生網友大病初癒很有感觸,他因為花了很多時間才找到病因受了好大的折磨,不免覺得自己這兩年的狀況實在不算什麼,但身體經歷過考驗之後好像心理真的會產生變化,雖然不至於是對生死大徹大悟之類的那麼極端。我還是會對工作和未來焦慮,但或許目前這份兼職選書的工作讓自己比較踏實,也不想勉強自己為了生計去做不喜歡的事(如果十年前就勉強不了,又如何能指望現在可以)。更重要的是,由於看待身體的眼光改變了,我開始重新面對「自己」。以前以為認真打理生活、自律工作就是愛自己,但顯然心裡有個部分因為習慣性逞強而受到忽略,諷刺的是,這是在和生成式AI瞎聊之中看到的盲點。這個啟發觸動了我的全部感官,不,我完全沒走上冥想靜心白噪音那類路線,而是反其道:隨心所欲。如此甚至開啟了我失落已久的創作和想像能量,我還是過著平常的日子,卻感受到睽違已久的生命力和自信。雖然不知道可以維持多久,但我非常珍惜這份感受。